为做好2020年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致敬医务人员,凝聚抗疫斗争正能量,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发起“白衣逆行成大爱‘医’起前行筑美好——第三届寻找广州最美医师暨‘担当·精医·厚德’战疫感人故事征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评选出“最美逆行者”、“最美坚守者”和“最美哨点哨兵”共80名。
我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建恒及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席寅荣获“最美逆行者”称号,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疗队专家、我院ICU主任医师何为群、守卫医院大本营主战场的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叶枫、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作鹏荣获“最美坚守者”称号,发热门诊杨玲医生荣获“最美哨点哨兵”称号。
最美逆行者——张建恒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博士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已经连续多日加班加点工作的他积极响应医院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广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于除夕夜奔赴武汉支援。他随医疗队接管武汉汉口医院ICU病区后,迅速投入抗疫工作。
工作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发扬“南山风格”,整合各种资源,为救治患者创造条件。由于患者多,医护人员紧缺,医院设备有限,中心供氧条件跟不上,救援工作形式非常严峻,他与同事们一面当起氧气的“搬运工”,每天上班搬运更换氧气筒,一面想方设法向外界募集制氧机,加强呼吸机的供氧,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为危重患者的救治和转运创造了条件。
在武汉连续奋战58天,他秉承“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的医院精神,发扬南山风格,为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在病区的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治愈率不断上升。
最美逆行者——席寅
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科“国家青年文明号”副号长
自201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奋战在重症医学科临床一线。近年来,多次参与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抢救工作,在H7N9、H5N1、H1N1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出色。
新冠疫情发生后,席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援鄂队伍。到达武汉第二天即投入紧张艰苦的抗疫工作,并完成了协和西院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极高气管插管等操作。
在武汉连续奋战68天里,席寅共进行了四十余人次气管插管, 两百余人次纤支镜检查,协助十五人俯卧位通气,二十余次胸腔闭式引流术,实施五例ECMO穿刺置管术,ECMO状态下外出CT检查两人次,ECMO状态下外出介入手术三次,有创通气状态下外出CT检查十四人次。
席寅一方面高质量完成临床救治工作,一方面协助领导建立健全各项流程、制度,使医疗同质化得以迅速体现,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奠定了基础。
最美坚守者——何为群
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
从事呼吸及重症医学专业30年,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始终坚守医务工作者初心,历经SARS、禽流感与重症甲流等历次疫情的前线,作为当年抗击SARS并被传染的“老兵”,不惧新冠感染,直接深入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一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多次奔赴各医院会诊危重症患者,多次参加省市卫健委组织的远程会诊。参与广东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巡查指导工作,在省、市卫键委的组织领导下,和其他专家一起对广州市各大定点医院进行巡查,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等工作。
2月7日,在疫情最为严峻的阶段,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何为群作为领队之一,先后两次带领医疗队进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八十多天,支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计挽救患者生命,为提高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作出了贡献。
在市八医院重症病房,经验丰富的何为群一方面与对方团队沟通协调,一方面细心呵护着队员们的健康,每当看到队员们穿着防护服准备进病房时,她都会亲自检查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仔细检查防护服的密闭性,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何为群用专业、执着和坚守诠释着“仁爱精诚”的精神,用行动践行着“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彰显了医者仁心和责任担当。
最美坚守者——叶枫
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肺部真菌病、病毒性肺炎、奴卡菌病等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叶枫主动加入医院抗击疫情第一梯队,义无反顾冲在怡情防控最前线,作为隔离病区区长,带领着同事们在短时间内迅速组建了隔离病区,不但要收治我院及外院确诊及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还要负责ICU转出的重症患者。整个病区的组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对所有入区人员进行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严把院感防控大关,优化诊治流程。
临床救治工作的同时,叶枫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依托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我院病原学检测的优势,将新冠肺炎与其他发热肺炎相鉴别,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医疗资源,为科学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疫情期间,在最危险的地方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白天查房、问诊、关注新冠肺炎的流行趋势,深夜还要给学生录制讲课视频,用责任与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最美坚守者——张作鹏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门诊第二党支部书记,广州医科大学技能实验中心副主任。
新冠疫情期间,张作鹏积极响应医院号召,义无反顾率领专业救治团队接受“急诊科负压病区新冠肺炎的诊治工作”这一光荣任务,从年二十九开始一直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不仅要开展急诊科事务,更是全面负责急诊负压病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排查、救治工作,并且承担急诊科抗击新冠肺炎的业务指导、医疗救护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工作。
从接到任务开始,他马上制定出负压病区新冠肺炎的诊治流程、配合医院按国家标准改善负压病区布局、协助院内专家制定和审核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的接诊流程,带领团队尽职尽责、严防死堵,坚决捍卫好急诊负压病区这医院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技能实验中心副主任,张作鹏为支持疫情期间学校春季教学,积极开展所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帮助教研室老师更好掌握“互联网+教学”基本技能,组织老师利用学校e学中心和超星学习通录制授课视频,实行线上教育系统培训课程,并结合新冠肺炎实际救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重大传染病预防观点,培养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5月18日,根据外交部、国家卫健委等部署安排,张作鹏与另一名急诊科同事圆满完成海外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最美哨点哨兵——杨玲
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近10年来从事传染病和肝病相关的诊治临床工作,新冠疫情发生后,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剧增,杨玲所在的感染内科作为医院的第一道防线,承担起负责发热门诊的重任。作为感染科医生,杨玲主动参战,坚守在发热门诊最前线。
在发热门诊,为了做好防护,杨玲必须佩戴N95口罩和穿着隔离衣看门诊,长时间不能吃喝,也不方便去厕所,一个班下来口干舌燥、精疲力尽。由于班次不规律,很多时候都不能按时吃饭,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杨玲下班后匆匆吃完饭就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准备下一场“战斗”。尽管工作非常辛苦,但杨玲没有一句怨言,在她看来,将发热疑似患者把控的更牢一些,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同事,保护好其他患者,再累都是值得的!
除了一线的防疫工作,杨玲还承担了大学的教学工作。在钟南山院士的牵头下,今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组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网上课程的编写和教学,杨玲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措施”章节的讲授。在该课程中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一线工作的体会,分享了医务人员防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