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癌症已成为人类第一大杀手,面对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更好地传播科学理念,进一步普及抗癌知识,帮助患者坚定抗癌信心,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启动了“第十九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站”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在启动仪式上发言表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350万人次,平均没6分钟就有1人呗确诊为癌症,每7-8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癌症是环境因素、个人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并非是外部感染性疾病。”
肿瘤与环境关系密切
高危人群应定期CT筛查
据介绍,癌症的诱因中80%都是与环境有关,其中,PM2.5、水污染、装修污染、吸烟、食品安全问题等都已经成为肿瘤高发的重要因素。
钟南山院士指出,吸烟对于呼吸健康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一个人吸烟往往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二手烟对于家人的影响更大。“不少女性往往从来不吸烟,但是却发生了肺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吸了二手烟!而且女性一旦发生肺癌,往往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腺癌。”
因此,他强调积极减少吸烟是防治癌症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谈到环境改变如灰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时,钟南山院士也提出社会、个人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全面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从环境因素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癌症的发生。“目前对于灰霾天气是否直接导致肺癌等严重呼吸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尚未有研究数据证实,但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PM2.5每立方米增加10μg,肺癌病死率就会从15%上升到27%,因此,环境状况对于肿瘤的防治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表示,应该转变人们对肿瘤的恐惧,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肿瘤并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以往肺癌的生存率只有10%,但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和丰富,生存率已经较之前大大提高,早期肺癌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生存率甚至可以超过70%。”
何建行院长建议,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定期体检是最佳方法,而不应该等到有症状了才想到要去医院检查,这个时候疾病往往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不利于肿瘤的早防早治。他表示,定期的CT筛查是有效防治癌症的重要手段。
钟南山院士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何建行院长宣布“第十九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启动
“第十九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
小贴士:
广医一院“第十九届肿瘤防治宣传周”
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办,从4月22日—28日,以“保护环境、原理癌症”为主体的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将面向社会公众推出一系列肿瘤知识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旨在帮助健康人群了解肿瘤、帮助肿瘤患者更科学地防癌治癌。
据了解,该活动共分七天,涵盖了包括胸部肿瘤、前列腺肿瘤、乳腺癌、肝癌、直肠肿瘤、淋巴肿瘤和妇科肿瘤七种高发肿瘤,活动形式分为科普讲座、义诊、筛查等。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39健康网等协办媒体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