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fm入口_ysl86水蜜桃官方官网_已满i7点此进入i3

  • 医院微信服务号
    (支持预约挂号、交费等)

  • 广医一院微信订阅号

  • 呼研所微信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报道

【广州日报】慢阻肺现症状 肺功能剩一半

2014-11-21 00:00 编辑:医院办公室 阅读次数:3133

“关注慢阻肺 永远不算晚。”昨天是世界慢阻肺日,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再次迎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为本报逾500名读者送上《多吹一口气,远离“慢阻肺”》的精彩演讲。

钟院士指出,慢阻肺以往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危害极大,患者出现症状时肺功能仅剩一半。他呼吁,烟民等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肺功能,只需多吹一口气,就能早期发现慢阻肺。

现场

患者戴呼吸机听讲

院士亲自为其检查

坐着轮椅、戴着呼吸机的陈先生在妻子和妹妹的陪同下,从芳村赶来听讲座。“自从《广州日报》登了钟院士的讲座消息,这就成了我们家头等大事,哥哥一定要亲自来听,一家人都忙着张罗。”

讲堂上终于见到校友

陈先生的妹妹说,哥哥3年前确诊重度慢阻肺,长期以来的心愿是当面向钟院士询问病情,“但钟院士的号实在太难挂得到了”。陈女士说,哥哥是广东实验中学毕业生,跟钟南山院士是校友,他的同学为了圆他的心愿,支招今年校庆让陈先生回校与钟院士见一面。“省实校庆还没到,结果前几天就看到你们的讲座预告,我们一早就来排队取票,今天专门请假跟嫂子陪哥哥过来”。

演讲过程中,陈荣昌教授特地“表扬”了陈先生,他说,重度慢阻肺病人戴着呼吸机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历时近三小时的讲座,陈先生坚持听完全程,“很好很好,很有用,收获很大!”他喘着气对记者说。

讲座结束后,陈先生一家一直在原地等候被粉丝团团包围的钟院士,随后被医院工作人员请到办公室里。据担任讲座主持人的郑则广教授介绍,钟院士得知他的情况后,耐心地解答完现场读者的问题,又赶回办公室为他进行初步检查,并怀疑他可能有神经肌肉的问题。当钟院士发现陈先生使用的呼吸面罩已经比较陈旧,还向其赠送了一套全新的呼吸面罩,帮其调试使用。

小伙请假为妈妈索签名

当天有五百多名听众到场听讲。讲座开始前一个小时,医院门诊二楼的中庭已座无虚席。没领到入场券的读者迅速占据中庭上方三层走廊的有利位置,举起了相机和手机。“有机会来听钟院士讲座不容易啊,即便看不到也没关系,我用手机录音”。从南海前来的读者林先生在投影幕后面找到一个座位,讲座全程都在不停记录。

讲座结束后,一名小伙子捧着一本钟院士的著作耐心等待,待前面的长者提问完他马上上前,“钟院士您好,想请您帮我在您的书上签个名,我妈妈十分崇拜您,她也是一名呼吸内科医生”。钟院士马上欣然在扉页上签上名字。

防治

8个40岁以上男性1个慢阻肺

钟南山介绍,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12.4%男性、5.1%女性患有慢阻肺,而吸烟人群的患病率更高,而且患病率与吸烟数量、吸烟时间成正相关。一个吸烟指数为45包·年(每天1包,持续45年)的烟民,得慢阻肺的几率为1/4;如果15岁以下就开始吸烟,将来有1/6的几率会患上慢阻肺,吸烟对女性患慢阻肺的影响更大,如果女孩在15岁以下开始吸烟,患慢阻肺几率为1/4。

除了吸烟以外,大气污染、室内污染也是慢阻肺的环境因素。钟南山介绍,PM2.5只有头发丝的1/20大小,可直接进入肺泡,在空气污染颗粒的反复刺激下,气道及肺产生慢性炎症,气道出现狭窄,使空气进出肺部受限,就会形成慢阻肺。

另外,室内污染也不可忽视。“广州很多女性不抽烟也得慢阻肺,原因很可能是在公众场所吸的‘二手烟’。农村地区使用生物燃料、柴草烟还有蜂窝煤,也会增加慢阻肺患病几率。”

钟南山指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慢阻肺,以往常常被忽视。广州不少慢阻肺病人最初发现的“征兆”是上楼梯或追公共汽车时发现“不够气”,实际上此时已经不是早期,“当出现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只剩下正常的一半水平。”

慢阻肺患者快速增加,如果不有效防治,到2030年,患者的年死亡率要比现在增加一倍。慢阻肺早期都没有症状,钟南山强烈呼吁上了年纪的人群,以及具有慢阻肺高危因素人群(烟民、长期暴露在室内外污染环境中人群、烟尘环境中的工作者),应该每年定期接受肺功能检测和测血压一样重要。

慢阻肺防治四大误区:

吸烟无大碍:吸烟指数与慢阻肺患病率的关系,吸烟越多、时间越长,慢阻肺患病率越高。

得了没药治:慢阻肺随时可以开始治疗,而且可以控制得很好。药物雾化吸入远比口服好,可选择短效或长效联合药物治疗方案。

平时不用管:每次慢阻肺急性发作一次,肺功能就加速下降一次。通过规律的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不仅可控制呼吸困难的症状,更可延缓肺功能的恶化速度。

病重才去看:因慢阻肺反复发作而住院的病人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2%~40%,一出现急性发作的迹象,如咳嗽咳痰增多、气促加重或感冒发烧,应马上用药。

提醒

慢阻肺患者应尽可能运动

慢阻肺病人长期待在家中,如何减少住院次数常令家人头疼。“做好家庭康复治疗,对病人非常重要。有些病人病情控制得好好的,回家停药后马上复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援引一份调查结果表示,过去12个月内,有43%的慢阻肺患者至少住院治疗一次,12%的病人无法出门,14%的人走路数分钟必须停下来,8%的人平路行走也需要间歇停下来喘气,26%的人上坡或快走时气喘,15%的人大运动量时气喘。

“慢阻肺患者应尽可能运动。”陈荣昌指出,“行动不便的极重度慢阻肺患者更要重视家庭康复运动。”病人在家可进行包括步行、外周肌肉阻力锻炼、上肢锻炼、身体柔韧性锻炼、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吸气肌肉锻炼等。极重度患者可戴着呼吸机步行,感到气喘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练习,每周练习3到5天,每次练习20~60分钟。每天早晚还可进行呼吸训练,一次15分钟。可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 “快吸慢呼”呼吸法,即快速猛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少量地呼出气体。

特别提醒

 讲座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留意本周日出版的广州日报健康周刊。也可关注“广州日报健康管家”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zrbjkgj),以及关注大洋网健康频道(life.dayoo.com/health/)。

钟院士三次主讲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

2010年4月6日   主题:“轻松呼吸 春日行动”

2012年2月8日   主题:“冬春之交 轻松呼吸”

2014年11月20日 主题:“多吹一口气,远离‘慢阻肺’”

钟南山昨题写“名医大讲堂”

三度为本报读者进行科普演讲

盛赞名医大讲堂促进医患沟通

昨日,第三度担任“大讲堂”主讲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欣然为本报题写“名医大讲堂”五字,题词今后将作为“名医大讲堂”活动的形象标识。

钟南山院士是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的老朋友。2010年春以及2012年春,他曾两度率领专家团队主讲“名医大讲堂”的前身“健康大讲堂”。多年来,钟院士对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及保健版面科普、公益、权威的形象赞赏有加,也曾在多个公开场合盛赞大讲堂,并表态“以后碰到这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只要时间上允许,都一定会到场支持。”

昨天恰逢“世界慢阻肺日”,钟南山再次接受本报的邀请,走上“名医大讲堂”。为了能让更多人在现场听到讲座,从而了解到慢阻肺防治的重要性,钟院士特意要求把讲座地点从会议厅改在广医一院门诊二楼的中庭大厅。

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栏目问世5年来,力邀名医名家进行科普演讲,也为医患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在受到公众追捧的同时也得到了名医们的认可和肯定,已成为本地最具公信力的健康科普活动。今年更名后,“名医大讲堂”从每季度一期增加至每个月两到三期,本地著名三甲医院的首席专家、健康掌门人一一亮相,每一期讲座的现场都人气爆棚。

“我留意到,你们每次都用大篇幅在重要版面报道,动员大家来听名医名家的讲座,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同时,对医生群体的形象也是正面宣传,很不错。”钟南山表示,广州日报对保健版的重视以及在促进医患沟通方面作出的努力,使“老百姓对医疗问题的一些误解能得到及时、权威的澄清”。

继多年前为本报健康周刊题词“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后,昨天,他又挥毫写下“名医大讲堂”五字,送上对活动的祝福。

顺平县| 平舆县| 连山| 霞浦县| 资溪县| 九江市| 隆昌县| 津市市| 布尔津县|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