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国内57家大医院,共同启动中国哮喘数据登记暨在线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旨在通过广泛收集哮喘患者的病情和诊疗信息,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哮喘标准病例数据库系统,制定我国哮喘临床诊治规范,并推动哮喘新药的开发。项目为期3年,拟录入病例5-10万例。
哮喘控制率仅28.7%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据2010年我国8个省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哮喘患病率为1.24%,其中广东省为1.13%。而一项针对国内33个城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000年与2010年儿童(0-14岁)哮喘总体患病率分别为1.59%和2.11%,呈显著上升趋势。
“目前大城市的哮喘患者总体控制率仅为28.7%,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并得到有效治疗。”钟南山院士在多年临床发现,患者对哮喘知晓率不足,诊断用药还存在很多误区,90%以上的患者对控制哮喘没有信心。而事实上,只要规范治疗,80%的哮喘能够被很好地控制。
为进一步规范哮喘的临床诊治,加强对哮喘患者的跟踪管理,在钟南山院士的积极促成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在广东省政府领导的见证下,于2017年6月赴英国与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签署了呼吸疾病防治的战略合作协议。该战略合作包括“舒畅呼吸”中国哮喘患者在线管理平台和前瞻性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注册登记研究两项内容。
经广州呼研所专家的积极筹备,“舒畅呼吸”中国哮喘患者在线管理平台于12月22日率先启动。项目由钟南山院士担任总负责人,广州呼研所赖克方教授为项目总执行人,与陈荣昌、陈萍、林江涛等国内呼吸领域的知名教授组成项目专家委员会。
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纳入150家医院作为项目单位,登记5-10万例哮喘患者的数据资料,构建覆盖全国范围的哮喘单病种标准病例数据库系统及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哮喘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同时为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数据分析指导临床
钟南山院士表示,对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研究来说,大数据是根本。通过大样本、规范数据的采集,以此分析国人哮喘相关临床特征和诊治现状,指导临床治疗和新药临床试验。以茶碱为例,因为副作用国外基本不用了,而国人仅用很小剂量就能取效,这说明种族特点跟国外不同,用药应有区别,并进一步实现针对哮喘不同临床表型的个体化治疗。
据介绍,首批启动哮喘数据登记的医院有58家,主要为国内省级和地市级大医院。通过完成哮喘患者临床数据的院内采集(专业人员录入)和院外采集(患者自主录入),并由医学专业人士持续跟进随访患者,进而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哮喘标准病例数据库。
“目前哮喘缺乏全国性的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具体了解哮喘的区域分布、疾病分期、严重程度,以及特殊类型哮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药物型哮喘等)所占的比例。”赖克方教授补充说明,借助哮喘在线管理平台,也可以随时了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是否及时调整等情况,从而更好地管理疾病。随着项目的推进,还将逐步惠及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