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至2003年,他是一个害怕停电,需24小时吸氧的晚期肺功能衰竭的病人。直到2003年6月26日,他进行了肺移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专业教授杨仁洲,用十年前移植的肺,熬过了十年的坎。十年四个月后的昨天,杨仁洲出现在了广医一院为其举办的重生庆祝活动上。昨天的他,能气定神闲地一口气说出好长的句子,可以站着发言,也可以扑一声,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吹灭。一起出席这个特殊生日会的,还有其他肺移植病友,和当年为他进行手术的医生钟南山、何建行。
“如果没移植,10年前我就会死掉”
杨仁洲,今年已经72岁,至今仍对植物的药用价值领域很有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长期在云贵高原进行研究,反复的感冒、咳嗽让他的肺功能逐渐变差,很年轻时就确诊为肺气肿。
2000年前后,他一天24小时依赖吸氧维持生命。到了2003年没有了说话的力气,更别说动弹了。在毫无生存质量可言的情况下,他一度很悲观,体重降到了不足50公斤。2003年初发生的一次严重呼吸道感染,使他悲观地认为肯定熬不过这一年了。“当时正是非典最为严峻的时候。6月26日,钟南山院士坐镇,何建行操刀,我完成了肺移植手术。”老杨很清楚自己进行手术的日子。
如今,杨仁洲成为我国肺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
“每当空气质量差时,我不会外出”
“我对空气质量会很敏感。灰霾天气来了,我就不会出去”。老杨说,他还会关注气候的潮湿状况。“因为那样的天气,肺换气功能会差点,那时开窗的时间都要迟一些,减少感染的风险。”
“运动方面,不会过分苛求,做适量的活动就好”,肺移植后第一年,老杨去武汉出席了同学聚会。2005年后,他去了泰山,步行着翻越了贵州的梵净山……
老杨现在很热心于肺移植宣传,也特别希望已有的肺移植年轻患者,能好好坚持,健康地活下去。
钟南山:对生命的尊重值得医生学习
10年过去了,钟南山对当时手术的细节记忆犹新。入院时是2003年1月,非典最严重时,但医院的肺移植工作并没有停止。
“当时你对我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你说)‘我希望多活一些时间,我研究的植物成分中,可能有对艾滋病治疗有效的相关成分’”。钟南山表示,这些肺移植后长时间存活的患者,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同样也是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榜样。
“医患关系,其实就是医生和患者一道,共同应对疾病的关系。”他表示,目前呼研所、医院创造的肺移植成功率最高、生存时间最长的纪录,就是医生和患者一道来实现的。
广医一院院长、胸外科专家何建行:
研究表明:肺癌患者更宜肺移植
广医一院院长、胸外科专家何建行透露,国际国内开展肺移植尝试多年后,专家团队也在对肺移植的适应症进行仔细地研究。“国际惯例认为上了呼吸机的患者,不适宜手术。但我们打破了这个常规,上了呼吸机7个月的患者,呼吸肌(管呼吸的肌肉)还能通过锻炼慢慢恢复过来。”他表示,现有的五位病患,康复状态都很良好,这打破了国际常规。
据悉,目前专家团队也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抗排斥药物,对于抵抗肿瘤,具有特别的效果。“这一研究,对于将肺移植应用于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有极好的推进作用。”在此前,肺移植的适应症,确定为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双肺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和极少部分肺癌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