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太极康复操
左顾右盼——适用落枕、脖子僵硬。
方法:双手叉腰,吸气时头慢慢转向左边,维持这个姿势约5秒,再吐气缓缓将头转正,然后向右重复前面的动作;接着轻轻旋转颈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数次,充分伸展肌肉。
气运丹田——适用于肠道蠕动缓慢、痔疮、便秘。
方法:直立分脚,与肩同宽,脚尖向正前方,两臂下垂,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手向上吸气提肛,手向下时呼气松肛;再逆时针重复该动作。
◎食疗方
中医形象地将帕金森症归为“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帕金森症与肝、肾有关,属风象,多因风、火、痰、瘀、虚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帕金森症初期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中晚期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峰推荐了三个适合帕金森症患者的中医食疗方——
川麻鱼头汤:天麻15克,川芎10克,核桃仁15克,枸杞20克,鲜鲤鱼头1个。将天麻、川芎泡软后切薄片放入鱼头中,置盘内,加葱姜,再加适量清水上笼约30分钟。食鱼肉喝汤,隔日一次。
枣仁龙眼汤:龙眼肉、炒枣仁各15克。将龙眼肉、炒枣仁加水煎成汁,再加适量白蜜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此方对久患帕金森氏病、气血亏虚者有补益作用。
补脑润肠散:杏仁、核桃仁、黑芝麻磨粉后温水送服。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近日广州各大医院纷纷举办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帕金森病的知识,也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战斗的信心。
“帕金森病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李少明指出,帕金森病患者只要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在患病后依旧可以保持长时间的生活自理。
现状◥>
发病率高患者200万
据最新报道,我国目前有200万的帕金森患者,约占全球的一半,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帕金森发病率更是高达1.7%。帕金森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甚至年轻人深受困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青教授表示,导致帕金森患病率不断提高主要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环境污染。
症状◥>
手脚颤抖精神不佳
王青教授指出,帕金森病主要侵犯人的锥体外系。由多种因素引起黑质、蓝斑和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多巴胺细胞发生变性,导致多巴胺递质合成障碍,造成多巴胺能系统与胆碱能系统的不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如肢体震颤、肌强直、少动及姿势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谭红愉副主任医师介绍道,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因人而异,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运动症状以手脚不自主抖动、肢体和躯干僵硬、动作迟缓或运动减少为主;非运动症状则包括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肠道症状和泌尿症状等。
诊断◥>
早发现难且易误诊
一开始出现肌肉僵直、手发抖、走路不稳的症状时,很多人当成关节毛病,到处看骨科,检查自己的关节、腰椎……结果转了一大圈后才发现是帕金森病。
由于帕金森病的起病隐匿,帕金森病的早发现仍旧是一个难题,不少患者在发现时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因此,精确诊断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王青教授指出,帕金森病的诊断包括一系列针对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的评估量表,同时还要结合各种头颅影像学检查。
“不同的帕金森患者,症状反应呈现出个体差异性。”王青教授表示,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会严重影响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有些患者在早期就呈现出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便秘、睡眠障碍、消化功能异常、焦虑抑郁等。
曾有一名老年患者,被当做焦虑抑郁症诊断治疗了3年,病情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后来确诊为帕金森病,才得到有效治疗。因此,帕金森病也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疾病。
治疗◥>
美多巴是“金标准”
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应该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首选药物治疗,“临床中运用最多最广,且不可替代”。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药物主要有美多巴和受体激动剂(如盐酸普拉克索和吡贝地尔)两种类型。其中,美多巴被视为治疗帕金森的“金标准”。
“目前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的几种经典药物均为进口药物。”王青教授说,帕金森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富贵病,一旦发病就需终生用药,这也给患者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所幸在广州,帕金森药物均已纳入慢性病医保报销范畴,轻中度帕金森患者每月用药费用大约500-1000元,可报销150-300元。
然而,帕金森的药物治疗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药物治疗的“蜜月期”。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药物治疗3-5年后就会出现“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等并发症。王青教授指出,“蜜月期”的长短与发病时间、用药是否得当以及病情进展等因素相关,医生需要严格把关用药时间、种类,这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
“如果药物不能解决问题,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杨超副教授表示,目前帕金森的手术治疗包括大脑核团毁损手术以及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术,俗称“脑起搏器”。大脑核团毁损手术起步早,在我国开展的也最为广泛,但是损毁手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手术风险极高。而DBS与之相比创伤更小,它主要通过电刺激或改变电的参数让核团发挥原有的神经功能,在不破坏核团的情况下,留有再次修复的空间与时间。
手术后的帕金森病人依然需要用药,但是用药量可以降低到原先的一半,手术的意义在于可很大程度上缓解病人难受的程度,特别是给已经无可用药的病人再有3-5年的用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