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fm入口_ysl86水蜜桃官方官网_已满i7点此进入i3

  • 医院微信服务号
    (支持预约挂号、交费等)

  • 广医一院微信订阅号

  • 呼研所微信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报道

【39健康网】保持好情绪 有助调控血糖

2014-09-03 00:00 编辑:医院办公室 阅读次数:2362

据了解,遗传因素在糖尿病患者的发生原因里只占10%左右,另外90%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饮食过量、运动量减少、吸烟、酗酒、环境污染等。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元凶”,情绪因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明显的影响。  

坏情绪或会殃及血糖

心情和血糖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为何会影响血糖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余金龙指出,心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导致血糖升高,主要是启动了身体的应激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致。

余金龙形象地解析道:“当人身处于敌人袭击的危险境地,应激系统随即启动,身体血糖升高,能量随之增加后,即可击退敌人。在心情不好或睡眠欠佳时也会启动这套系统,肾上腺启动后分泌皮质醇,皮质醇的分泌会影响血糖,抑制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和心病是“姐妹病”

余金龙在心理门诊中经常碰到糖尿病患者前来就诊,抑郁、焦虑和失眠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三种心理疾病,中老年患者居多。他表示,糖尿病和心理疾病是“姐妹病”,彼此互相影响。心理疾病会影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血糖升高也会导致心情不好。

据报道,糖尿病病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患上心病对患者的病情有何危害呢?余金龙回答说:“糖尿病需要一系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当患者心情不好,患上抑郁症时,就容易缺乏动力,失去希望,可能会因此导致治疗不规范或放弃治疗,从而影响疗效。”

此外,糖尿病和抑郁症均容易伴发多种躯体症状,若两者交叉,则会使病情加重,让患者更加悲观,更加觉得没希望。

有些患者还会因为糖尿病久治难愈,又要长期吃药,而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专家解释说,其实糖尿病并发症多,影响的器官也非常多,如小血管、肾脏、眼睛等,抑郁症的产生与这些并发症也有很大关系。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余金龙建议,糖尿病患者必须按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按照营养师的指导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到心理门诊就诊。

老年患者是糖尿病的主流人群,余金龙主任建议老年患者要“忙起来”。如何忙才有效呢?主要是做到“五多”,即多做事(家务)、多做适宜的运动、多玩、多些兴趣爱好、多些自己的社交圈子;切记不要全绕着儿女转,应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老人容易孤独,生病后容易自卑,应多跟人沟通交流解闷;做人做事要享受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把每天每一分钟过得充实快乐。

目前,广医一院内分泌科十分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经常请心理科医生进行讲座宣教,或请心理科医生到病房会诊。

当糖尿病患者患上心理疾病需要治疗时,心理科用药极为讲究。余金龙主任指出,有些抗抑郁药物吃了会导致肥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有些抑郁药物有减肥作用,还有些抑郁药物会增加降糖药的血药浓度,降糖药物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减少。另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老人抗抑郁药物剂量应比较小,长期维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体而言,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具体调整”。

专家简介:余金龙,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医学硕士,1989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市脑科医院工作,先后担任临床科副主任和病房主任。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还担任广州市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主委,广东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常委,广东省精神医学会常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精神病院分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神经与精神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广州市戒烟指导专家组成员,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心理防护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期各类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催眠治疗和心理治疗。

 

隆林| 称多县| 襄樊市| 海兴县| 盱眙县| 扬州市| 铁岭市| 电白县| 张家口市|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