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fm入口_ysl86水蜜桃官方官网_已满i7点此进入i3

  • 医院微信服务号
    (支持预约挂号、交费等)

  • 广医一院微信订阅号

  • 呼研所微信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报道

【老人报】晨起血糖高,警惕“黎明现象”

2017-12-12 00:00 编辑:医院办公室 阅读次数:2997
谭爷爷是一位老糖友,对于测血糖一直都非常上心。这段时间,谭爷爷发现自己的血糖出现了异常,明明睡前测的血糖是正常的,但是早上起来时测却偏高。“吃完晚饭后我就没有再吃东西,血糖怎么还会高呢?”谭爷爷非常不解,于是前往医院询问医生。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医生发现谭爷爷是典型的糖尿病“黎明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否需要治疗?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小燕。

指导专家

陈小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激素、药物,导致“黎明现象”

所谓“黎明现象”,是指糖友的睡前及夜间血糖正常,但在凌晨4~7点出现高血糖的现象。陈小燕指出,人体内除胰岛素是降糖激素外,其他激素都属于升糖激素,通常情况下,凌晨4点以后正是人体多种激素的分泌旺盛期,如肾上腺皮质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等都在此时进入峰值,如糖友的胰岛功能差,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对抗升糖激素的作用,则会出现血糖水平增高,从而造成“黎明现象”。此类多出现在Ⅰ型糖尿病和胰岛素功能衰退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很少。

此外,陈小燕指出,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呈现像“黎明现象”的空腹高血糖。如糖友有焦虑、抑郁或神经衰弱等;糖友熬夜或夜间工作;药物因素,如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等升糖激素类药物;某些抗真菌药物、抗焦虑药物、免疫制剂等也会不同程度增加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进而造成“黎明现象”。

夜间高血糖,增加血栓风险

“黎明现象”的存在,提示患者整晚处于高血糖状态。陈小燕提醒,夜间高血糖的危险性远远大于白天高血糖,由于夜间人体处于睡眠状态,血液流动速度缓慢,此时高血糖更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增加心梗、中风、猝死等的风险。所以患者发现早晨空腹血糖等于甚至高于睡前血糖时,一定要重视。

由于“黎明现象”多不会给患者带来显著不适,所以只有当糖友测量全天不同时间血糖,尤其是测量睡前和空腹血糖时,才能及早发现。专家指出,临床中发现很多糖友只测空腹血糖,或早餐后2小时血糖,忽视睡前血糖,如此一来就容易忽略“黎明现象”的存在。

动态血糖监测,证实“黎明现象”

当患者发现早晨空腹血糖等于甚至高于睡前血糖时,并不能简单地推断是“黎明现象”。想要证实“黎明现象”,糖友还要测量夜间2~3点的血糖值,如数值正常,则可能为“黎明现象”。如是低血糖,则可能是苏木杰现象(也称为反应性高血糖现象)。陈小燕提醒,虽然“黎明现象”与苏木杰现象都会造成早晨空腹高血糖,但其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如误将苏木杰现象当做“黎明现象”治疗,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所以糖友一定要明确鉴别。

陈小燕指出,测量夜间2~3点血糖值,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动态血糖,它能帮助发现整个夜间甚至于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如患者没有条件,也可由家属在不惊动糖友的情况下,在夜间2~3点间起夜帮助其测量。但用此种方法测量值没有动态血糖准确。

睡前用降糖药或中效胰岛素

如患者被证实为“黎明现象”,通常需要在睡前加服降糖药,或是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陈小燕指出,中效胰岛素的达峰时间大约在6~8小时,在晚上10点注射中效胰岛素,其作用高峰时间刚好与升糖激素分泌高峰重合,从而可有效控制血糖稳定。

患者还要找准导致“黎明现象”的原因。如因熬夜,则需改正睡眠习惯;如因药物,则要根据药物性质调整治疗方案。糖友由于其他疾病服用中长效激素类药物,如在中午或晚上服用则很可能造成“黎明现象”,而调整到早上服用,能最大限度减少“黎明现象”的发生。

东乡| 扶沟县| 安乡县| 兴城市| 城口县| 弋阳县| 石台县| 临清市| 榆社县| 八宿县|